最近有些朋友在轉貼過去外省人公務員保障名額的相關文章。
這個制度在早年讓外省人相當輕易就成為公務員,確實有公平正義的問題。雖然現在已經廢止相關制度了,不過我認為對這個制度的討論還是會打到現在的國民黨,怎麼說呢?
你要考量整個歷史背景。
當年國民黨帶了兩百萬外省人跑來,這些人絕大多數是沒有資產,也沒有工作的,其實就是難民。國民黨拼命開缺給這些人佔,雖然不見得人盡其材,但至少這些難民有飯碗捧著,不會起來亂。之後裁軍時讓軍轉公職,也有同樣的意味。
同一時期國民黨也在搞土改,把大地主的產權打散,讓他們轉往金融和工業,也同時讓小農爽那麼一下,這也穩住台灣人的部份。也就是說,當時的國民黨,在搞自己吃喝之餘,「還知道讓大家分點菜飯來穩定局面的重要性」。
但現在的國民黨在吃喝之餘,還是只顧著自己吃喝,完全不顧小民的吃喝,那天下不穩,也是活該。
時代背景不同,這批國民黨不可能如蔣某殺人立威,但談到釋出小利以穩定民心,卻也比不過蔣某。百般無用,何不食屎?